切换到宽版
  • 7829阅读
  • 3回复

用英语感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nestor
在线等级:26
在线时长:4005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45小时在线等级:26
在线时长:4005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45小时在线等级:26
在线时长:4005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45小时在线等级:26
在线时长:4005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45小时在线等级:26
在线时长:4005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45小时
级别:荣誉会员
 

金币
120
威望
43
贡献
75
好评
73
注册
2006-08-1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1-16
[摘要]感谢是指对他人的施惠行为(例如他人给予的帮助和好处等)表示认可、谢意或感激之情,是融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常见礼貌言语行为。大量的研究证明,非母语者在用所学的语言进行交际时,交际双方往往根据各自母语文化的礼貌规范对其言语行为进行诠释、表达,而各种文化差异常常会导致语用失误,甚至产生负面影响。本文对汉英感谢的显著差异进行探讨,以帮助减少或避免我国学生用英语交际时的语用失误。
  [关键词]感谢 礼貌 文化差异 语用失误
  
  一、引语
  
  感谢是世界各文化都普遍遵循的礼仪,是融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常见言语行为。Searle (1976)将言语行为划分为五类:阐述类(representatives),指令类(directives),表述类(expressives),承诺类(commisives)和宣告类(declarations),感谢属于表述类(表达说话人的某种心理状态),指受惠方对他人的施惠行为(例如他人给予的帮助和好处等)表示认可、谢意或感激之情。Leech (1983)从社会功能的角度把言语行为划分为四类:竞争类(the competitive),和谐类(the convivial),协作类(the collaborative)和抵触类(the conflictive)。感谢属于convivial(和谐)类。恰当地表达感谢,有助于建立、巩固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友好和睦的社会氛围。反之,感谢语使用不当或应该使用时没有使用,会被视为无礼表现,对人际关系造成负面影响。Brown & Levinson (1987)认为,表达感谢等于承认欠施惠方的情。因此,表达感谢要讲究策略。
  大量的研究证明,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同母语的交际双方往往会根据各自母语文化中的语言礼貌准则对交际的各方面进行诠释、理解(Gumperz and Cook-Gumperz,1982)。当非英语母语者用英语和英语母语者交流时,文化差异的语用负迁移可能会引起对非母语者整个品质、形象错误的判断(Kotani,2002)。
  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汉英感谢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探索,以帮助减少或避免我国学生用英语表达感谢时的语用失误,乃至对整个形象的负面影响。
  
  二、国内外研究
  
  1.国外研究
  Aijmer (1996)利用London-Lund Corpus,Survey of English Usage,the Birmingham Corpus of English Texts 的资料,辅之以作者本人收集的数据,从作用、形式以及策略等方面对感谢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她认为Thank you的社会作用在于承认或认可从他人(的行为中)得到了好处,即便是很小的好处:如售票员递票给乘客,银行职员从柜台上递钱给顾客,侍者为顾客端来一杯咖啡等。并把英语中感谢的最基本形式Thank you/thanks的主要作用概括如下:(Thank you/thanks是最基本的词语,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增补和加强,以显得更礼貌,如:“Thank you very much indeed”,“Thanks ever so”)
  ⅰ承认得到好处;
  ⅱ递给自己东西,认可得到好处;
  ⅲ提前表达感谢(如服务,主动提供,许诺等);
  ⅳ不再需要某人或某人的服务;
  ⅴ接受会话结束的标志(特别是电话中);
  ⅵ会话结束(e.g.Eisenstein & Bodman,1986;1993);
  ⅶ接受主动提供;
  ⅷ寒暄(如:作为对“how are you”的回答,“fine,thanks”除了寒暄,几乎没有什么实际功能,仅仅是让问话的人感觉舒服而已。
  ⅸ结合不同的音调,可以表示懊恼,讥讽,挖苦和唐突无礼(e.g.Eisenstein & Bodman,1986;1993;Okamoto & Robinson,1997);
  消极请求。如:“Thank you for not smoking”——请求听话者不要抽烟。
  (根据Aijmer(1996)整理)
  Thank you/thanks在会话序列中出现的地方不同,作用也不同,如:Thank you 作为会话标志,表示服务的各个阶段。在餐馆里或售票处,我们可以常常听见以下的对话(Coulmas,1981):
  (情景:售票员递来车票)
  Conductor:Thank you.(递票时)
  Passenger:Thank you.(接过票时)
  Conductor:Thank you.(结束对话)
  Aston (1995)认为在结束会话时的thank you反映了对谈话的局部调整,是对所谈之事和双方角色关系的认定。通过比较自然状态下录下的为别人提供服务的数据(语言分别为英语和意大利语),指出跨文化差异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Okamoto & Robinson (1997)对228人进行现场试验(不同的情景变量下为受惠者开一大学图书馆的门)和对120个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旨在研究影响英国人表达感谢的因素。 研究发现,受惠者受惠的程度越高,他们通常会越礼貌地表达谢意。研究结果支持Brown and Levinson (1987)的礼貌理论。
  Coulmas (1981) 首先对西方文化中“感谢”和“道歉”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感谢”和“道歉”都是对前面的话语或情景的回应,有些回答可以同时用于“感谢”和“道歉”,如,
  (1)A:Thank you so much. B:That’s all right.
  A:Thanks a lot.     B:Not at all.
  (2)A:Excuse me please.  B:That’s all right.
  A:I’m sorry.      B:Not at all.
               (Coulmas,1981:72)
  她认为,把“感谢”和“道歉”相连的纽带是“亏欠(indebtedness)”。而 Aijmer (1996) 认为感谢和道歉根本相似处是两者都属于表述性言语行为(表达说话者的一种心理状态)。Coulmas 然后对日语中的“感谢”和“道歉”进行研究以考察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发现日本文化中更常用“道歉”。很多时候,西方文化的学生认为日本人“道歉”得毫无道理,因为他们没有做错事情(Kotani,2002)。事实上,在日语里,“道歉”很多时候是用来表达感谢的(e.g.Eisenstein & Bodman,1993)。用道歉的形式,如“Sorry,”“I am sorry”,表示感谢也存在于英语文化中(Okamoto & Robinson,1997),只是不太普遍而已。
  Kotani(2002)专门对 “I’m sorry” 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日本人和美国人用英语在自然情景下的录音对话,作者认为日语中的“sumimasen”,即“I’m sorry”可以用来表达英语中的“感谢”和“道歉”两个概念,主要强调给施惠方带来的麻烦和负担。通过对同日本人有接触、正在学日语的在校美国大学生的采访和分析,发现美国人的困惑是难以区分日本人的“I’m sorry”的礼节性的和实质性的道歉。可见,不同文化对“I’m sorry”的不同理解很可能造成误解。
  Eisenstein & Bodman(1986;1993)通过自然观察、书面/口头问卷和角色模仿等方式,从英语母语者和母语主要为汉语、朝鲜语、日语、俄语和西班牙语、正在美国学习的学生(他们在美国的平均时间为两年)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这些英语水平很高的非英语母语者在受惠程度很高的情景下,找不到合适的言语方式来充分、恰当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不仅表现在语用语言方面,也表现在社会语用方面。其研究结果表明,外语学习者通常只认识到表达感谢的普遍性,没有意识到跨文化中的重大差异。
分享到
离线nestor
在线等级:26
在线时长:4005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45小时在线等级:26
在线时长:4005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45小时在线等级:26
在线时长:4005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45小时在线等级:26
在线时长:4005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45小时在线等级:26
在线时长:4005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45小时
级别:荣誉会员

金币
120
威望
43
贡献
75
好评
73
注册
2006-08-1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01-16
Hinkel (1994)用问卷的方式,考察了34名英语母语者和199名在美国的一所大学学习的非英语母语者(母语分别为:汉语,印度尼西亚语,朝鲜语,日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理解英语感谢的差异。非英语母语者是高水平的英语学习者(TOEFL的平均分为593分),在美国生活的平均时间为3.7年。可以说,非英语母语者对美国的文化和日常对话的惯例有了很多的接触和了解。研究发现,英语母语者和非英语母语者在对表达感谢的态度上,有很大的差异,作者强调了教授社交语用的必要性。
  Schauer & Adolphs (2006)把从英语母语者的问卷调查(DCT)取得的有关感谢的数据和从Cambridge and Nottingham Corpus of Discourse in English (CANCODE)资料库提取的感谢言语行为进行对比,证明了语言在不断变化,因为从问卷调查中得到了CANCODE中所没有的感谢方式,如,“wicked,mate,you are a legend”。提出两种方式的结合使用,可以为外语教学提供更多的素材和资料。
  2.国内研究
  毕继万(1996)从跨文化交往的角度,探索了文化差异所引起的汉英感谢语及回答的不同可能造成的误解。他总结了英文化的人在感谢语方面对中国人的三点错误认识:(1)不懂礼貌,该感谢的时候不说感谢;(2)虚伪不实,一旦感谢起来则没有约束和分寸,话说过了头;(3)在回答感谢时,不是拒不接受,就是说成不得已而为之,如“这是应该的”“这是我的职责”等。
  刘万生(2004)以问卷的形式调查了汉英两种语言感谢语的使用以及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感谢语的习得情况,并从致谢情景、致谢策略使用以及具体感谢语言几个方面比较了汉英感谢语的异同和语用迁移,指出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加强学生语用意识,避免语用迁移的重要性。
  李丽娜(2004),从定义、表现形式、分类三个方面对对汉语的“感谢”言语行为进行研究,展现了汉语中丰富、独特的言语感谢形式。然而,汉语中特有的表达感谢形式也可能是用英语感谢时语用负迁移的潜在因素。
  从以上的文献回顾可以看出,感谢语是日常生活中的不可缺少、不可忽略的言语行为,是促进人际关系的有效手段。不同文化中对感谢有不同的理解及表达方式,会对交流产生不同的效果。在跨文化交际中,怎样用英语得体、礼貌、恰当地表达感谢,是一个重要的、需要掌握的语用能力。
  
  三、汉英感谢的差异
  
  1.理解差异
  感谢是指对他人的施惠行为(例如他人给予的帮助和好处等)表示认可、谢意或感激之情,是融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常见礼貌言语行为。Aijmer (1996:33)发现,把英语同其他语言进行对比时,差异在于对谁说thank you,何时说thank you,何地说thank you。她把受惠分为两类:实体(如礼物,服务)和非实体(如祝福,赞扬,提供,建议等)。她认为影响感谢最重要的因素是受惠的类型,同时双方的关系,受惠的程度。施惠者在时间、金钱、精力等方面的付出,场所 (work or at home)会相互作用。Eisenstein & Bodman(1986;1993)认为,受惠程度越高,心中的感激之情越浓,表达形式越长,即便是非常亲密的关系。如施惠方作为朋友借给了受惠方500美元,英语母语者觉得“You’re a lifesaver.Thanks.I’ll never forget it.You really can’t imagine what this means to me” 恰当、充分地表达了内心的感激。但是,如果施惠方和受惠方的社会地位相差大,表达反而简短。
  英文化中,thank you/thanks到处适用,特别是服务性行业,如商店、饭店、车站、机场等。因为自动、客套、机械的thank you/thanks(真诚的、发自肺腑的感谢除外),作为一种礼节,多数时候是表示一种认可:对服务的认可,对会话结束的认可等。Hinkel (1994)认为,在英语文化中,一般情况下的感谢同欠情、社会地位、互惠、性别、年龄等无关。
  而汉语的感谢语多用于确实受人之惠时,少了西方文化中的客套,多了发自内心的真诚。因此,在我国的一些行业,特别是服务性行业,按照我们自己的社会文化礼貌准则,对方纯属工作范围内履行职责,没有必要说谢谢。我国偏重于集体主义文化,家庭成员、至亲好友被视为自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Scollon & Scollon,2001:145),“自己人”互相帮助,理所当然,如果道谢,反而见外了。毕继万认为,“汉文化感谢语的使用却因人际关系的差异而各不相同:对于纯属工作关系、主观上并不包含助人的情意的举动既可表示谢意,也可不用道谢;对于亲朋好友和亲属则极少使用感谢语,用了有时反而疏远了关系;对于同事、熟人和社交活动中的人际关系则要视关系亲疏、等级差异和行为性质而区别对待”(1996:40)。
  还有一个很大的差异:收到礼物时,中国人会把礼物放在一边,不会当着送礼者的面打开,以免显得贪婪,看重礼物而冷落送礼者;而一般西方文化的礼仪是当着送礼者的面打开并致谢。在某些情况下,受惠程度很高时,除了当面感谢,事后再打一个电话或写封短信,才合乎礼节。
  2.汉语感谢表达差异
  感谢是一个普遍性的言语行为,表达方式丰富多样,各种文化、各种语言千差万别,不能一一穷尽。即使是在在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中都有差异。
  对于汉英文化中都有的方式(参见毕继万,1996;李丽娜,2004),这里不再赘述。只对两种在英文化很少或是没有的致谢方式——“道歉式”和“关心式”进行讨论。
  用道歉语表示感谢是汉语中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日语中常用的一种方式(Coulmas,1981;Eisenstein & Bodman,1993;Kotani,2002)。是东方文化的共性。常用的道歉语有“让您破费了”“麻烦您了”“让你费心了”“给你添麻烦了”“(真)过意不去”“(真)不好意思”“叫你受累了”“打扰了”“对不起,耽误(浪费)了你不少时间”等(毕继万,1996)。说话人认为自己的受惠给施惠者造成了不便或麻烦,因此心中感到不安,明白无误地向对方传达了自己欠对方情的信息。这种从对方立场考虑问题的态度,“比‘谢谢’所表示的认可程度要强得多”(李丽娜,2004:94),显得更为亲切,更为真诚,真正体现了汉语感谢语的情真意切的文化特性。
  用关心表示感谢,是独特的汉文化现象。“你辛苦了”“您忙了半天了,挺累的,快坐下歇会儿吧”。通过关心的表示,不仅仅表露出内心的感谢之意,而且还让人感到一种强烈的利他主义精神。有助于拉近双方的距离,营造一种亲情氛围。
  这两种富有汉语特色的间接表达感谢的方式,很难让英文化的人接受和理解。当我们用英语进行交际时,我们应该有意识地避开母语文化的影响,避免语用失误。
  3.英语感谢表达差异
  Schauer & Adolphs (2006)的研究发现,英语母语者表达感谢的形式在不断变化和创新。我们处在一个外语环境,同英语母语者接触的机会相对较少,如果不能正确理解这些表达方式,也有可能导致交际失误。
  (1)cheers和 ta
  非正式场合,随处可以听见 cheers 和 ta。举杯时常用的cheers可以用来表达感谢,也可以作为对感谢的回答。我们英语学习者应该知道cheers的不同意义。
离线nestor
在线等级:26
在线时长:4005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45小时在线等级:26
在线时长:4005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45小时在线等级:26
在线时长:4005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45小时在线等级:26
在线时长:4005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45小时在线等级:26
在线时长:4005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45小时
级别:荣誉会员

金币
120
威望
43
贡献
75
好评
73
注册
2006-08-12
只看该作者 藤椅  发表于: 2010-01-16
Ta用于感谢和道别,对于我们应该是新知识。Aijmer(1996)认为,ta 是 thank you/thanks 的变体,非正式用法,有good-bye的意思。如(Aijmer,1996:39):
  A:I’ll I’ll give her enough.
  B:yes.
  A:ta ta love.
  下面的例子来自Schauer & Adolphs (2006:126)
  A:The grapes please.
  B.Seventy P.
  A.Thanks very much.Ta very much.
  B.Four twenty two.
  A.Thanks.
  B.Thank you.
  A.Thanks.Thanks a lot.
  从这个例句中,我们知道两点:a) ta 用来表示感谢或道别;b) thank you/thanks既可以用来感谢,也可以用来作为对感谢语的回答(e.g.Aijmer,1996),表示一种认可。
  (2)wicked用于感谢
  传统意义的wicked 通常含有贬义,同邪恶、灾难等相联系。可是,在Schauer & Adolphs (2006)的研究中,wicked用来表达感谢,这是传统教材上没有的。如:“wicked,mate,you are a legend; wicked,you are a star; mate,you are a lifesaver and that’s great,you saved my life”.整个感谢表达中未见Thank或cheers or ta 的踪迹。
  可见,汉语有自己独特的间接表达感谢的方式,英语也有自己的方式。
  4.感谢的音调
  感谢表达说话人的一种认可和感谢的心理状态,少不了恰当的音调。Aijmer (1996)强调不同音调赋予thank you/thanks不同含义。如(Eisenstein & Bodman,1986):
  A:Don’t say anything dumb in your interview.
  B:Well,thanks a lot.It’s nice to know you have confidence in me.
  这里的thank you,结合音调,言外之意应该是懊恼或气愤。
  Okamoto & Robinson (1997:419 )也谈到了语音特征和一些非言语表达,如微笑,点头等,在感谢中的作用。
  Eisenstein & Bodman(1993)的研究发现,非母语者在用英语表达真挚谢意时,其音调缺乏母语者表达感激之情时的热情和真诚。可能因为是非母语表达,他们正忙于搜寻合适的词语,而忽略了语音语调。
  怎样的音调才是合适的?对于外语学习者,恐怕是一个很微妙而难掌握的方面。当需要表达真诚的感谢时,发自内心、不虚假的感激,相信英语母语者是能体会的。
  
  四、结束语
  
  本文的分析说明了汉英感谢从理解、表达都有很大的差异,对这些因素的忽略或误解,在跨文化交际中会导致交际失败甚至负面影响,跨文化中的交际双方都应对此有一定的掌握和了解。但是,当我们用英语表达感谢时,交际对方倾向于用英语文化中的准则对我们的言语行为进行评断。而会用英语说 thank you/thanks,并不表示我们已掌握英语里感谢的礼貌准则,能恰当、得体地加以运用(Hinkel,1994)。我国的英语学习主要是以教室为主要环境和以考试为主要目的,语用能力的欠缺在所难免。怎样在外语环境下有效地把语言知识的教学和语用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充分利用影视资料,让学生从中学习、体会和掌握言语行为的正确使用,是减少语用失误,增强学生语用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离线轩辕
在线等级:1
在线时长:24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26小时
级别:一般会员
金币
163
威望
1
贡献
0
好评
0
注册
2009-11-22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0-01-16
沙发·我不懂英语的·